智秀是个小学一年级的男孩。他很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,问题在于小朋友们都不想和他玩,想方设法躲着他。因为在一起的时候,智秀总是要大家听他的指挥。尽管有时孩子们在一起也会玩得很开心,但却是小朋友们让着他而已。智秀希望常常去小朋友家玩,可小朋友们总是找这样那样的借口回避。从智秀奶奶那里听说后,智秀的爸爸妈妈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。于是,他们每天都会劝智秀不要只想着自己,每次智秀都答应的好好的,但转身就变了。
秀影在读幼儿园,秀影父母担心的却是这个孩子过于在乎别人。秀影看上去很乖巧,即使别的孩子抢自己东西时,她也什么都不说。可是,回到家里却一个人躲在屋子里难过。后来,看不过去的爸爸开始在家训练她如何抢别人的东西,自己的东西如何不被别人抢走,甚至告诉她如果有小朋友打她的话,让她什么都不要想直接还手,不管出什么事都由爸爸担着。这样的做法当然不是我们提倡的教育方法,而且秀影似乎也没什么改观。
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,自然会和朋友处好关系吗?表面上似乎如此。因为大人们都说孩子长大了一切就都好了。可是这种自然而然,如果缺乏了某种因素的话也是不可能的。孩子是否能够和其他孩子相处得好,前提在于和父母的关系必须融洽,这一点是最重要的。与父母形成融洽的关系并不简单,孩子的很多需求必须从父母处得到充分的满足,才能自然而然变得合群,才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。
人际关系的基础,是孩子认为自己已经从父母处得到关怀。当这种关怀足够充分的时候,孩子会对外部世界产生好奇,会和朋友形成良好的关系。如果孩子从父母处得不到足够的关怀,孩子在和朋友的交往中,会变得自卑或者表现为随心所欲的态度。年龄并不能解决人际关系问题,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成人身上仍然存在着人际交往问题。朋友关系是父母子女关系的另一种模式的表现。与父母保持良好关系的孩子,往往也能和朋友相处好。